香港穩定幣牌照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據港媒 9 月 8 日報道,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首階段僅計劃發出數個穩定幣牌照,截至 8 月底已有 77 家機構 表達申諭意向。繼中銀香港之後,工商銀行(亞洲) 已正式向金管局申請,匯豐 亦表態加入戰局。市場普遍預期,渣打與中銀香港獲首批牌照的機率較高。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中國的「加密實驗室」,此次穩定幣牌照試點不僅是本地金融創新的重要一步,也可能承擔更深層的地緣政治使命。
隨著美國監管機構批准美元掛鉤穩定幣並推動 5.7 兆美元市場規模翻倍,美元穩定幣在全球支付中的滲透率持續攀升,對其他國家貨幣主權構成挑戰。
儘管中國對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實行嚴格限制,但對區塊鏈技術與數位貨幣的戰略價值從未放棄。分析認為,中國可能利用香港作為試點,發行離岸人民幣(CNH)穩定幣,以對抗美元穩定幣在跨境支付與國際貿易中的主導地位。
這種模式既可保持內地資本管制完整,又能探索代幣化人民幣在海外的流通潛力。
橋樑角色:穩定幣連接傳統法幣與加密資產,具備支付與結算功能
美元優勢:USDT、USDC 發行方持有的美國短期國債規模已超過中國
跨境支付:中國需求激增,尤其在貿易與資本流動領域
地緣政治:在美國可能將金融制裁武器化的背景下,中國尋求降低對美元的依賴
為防範洗錢與非法資金流動風險,香港金管局要求穩定幣發行方或持牌交易所在每次發行、贖回或交易時,必須驗證代幣持有者身份(KYC/KYB)。
這一規定雖對加密市場而言較為嚴格,但對中國而言是必要的安全閥,確保市場穩步增長而非短期投機狂潮。
短期內,港元穩定幣牌照將率先落地,但未來不排除推出受監管的人民幣數位貨幣或離岸人民幣穩定幣。
雖然這未必能迅速提升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目前不足 3%),但在地緣政治與國際貿易博弈中,這將成為中國維持金融影響力的重要工具。
工銀亞洲與匯豐的加入,意味著香港穩定幣牌照爭奪戰已不僅是本地創新,更是中資與外資巨頭在數位金融新賽道的正面交鋒。對中國而言,香港的穩定幣試點或將成為對抗美元穩定幣影響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戰略平台。
9.6萬 熱度
1.2萬 熱度
6473 熱度
17萬 熱度
5.6萬 熱度
工銀亞洲、匯豐表態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中資與外資巨頭同場競逐
香港穩定幣牌照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據港媒 9 月 8 日報道,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首階段僅計劃發出數個穩定幣牌照,截至 8 月底已有 77 家機構 表達申諭意向。繼中銀香港之後,工商銀行(亞洲) 已正式向金管局申請,匯豐 亦表態加入戰局。市場普遍預期,渣打與中銀香港獲首批牌照的機率較高。
香港穩定幣監管試點的戰略意義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中國的「加密實驗室」,此次穩定幣牌照試點不僅是本地金融創新的重要一步,也可能承擔更深層的地緣政治使命。
隨著美國監管機構批准美元掛鉤穩定幣並推動 5.7 兆美元市場規模翻倍,美元穩定幣在全球支付中的滲透率持續攀升,對其他國家貨幣主權構成挑戰。
中國的潛在佈局:離岸人民幣穩定幣
儘管中國對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實行嚴格限制,但對區塊鏈技術與數位貨幣的戰略價值從未放棄。分析認為,中國可能利用香港作為試點,發行離岸人民幣(CNH)穩定幣,以對抗美元穩定幣在跨境支付與國際貿易中的主導地位。
這種模式既可保持內地資本管制完整,又能探索代幣化人民幣在海外的流通潛力。
為何穩定幣成為關鍵戰場?
橋樑角色:穩定幣連接傳統法幣與加密資產,具備支付與結算功能
美元優勢:USDT、USDC 發行方持有的美國短期國債規模已超過中國
跨境支付:中國需求激增,尤其在貿易與資本流動領域
地緣政治:在美國可能將金融制裁武器化的背景下,中國尋求降低對美元的依賴
香港的監管護欄
為防範洗錢與非法資金流動風險,香港金管局要求穩定幣發行方或持牌交易所在每次發行、贖回或交易時,必須驗證代幣持有者身份(KYC/KYB)。
這一規定雖對加密市場而言較為嚴格,但對中國而言是必要的安全閥,確保市場穩步增長而非短期投機狂潮。
展望
短期內,港元穩定幣牌照將率先落地,但未來不排除推出受監管的人民幣數位貨幣或離岸人民幣穩定幣。
雖然這未必能迅速提升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目前不足 3%),但在地緣政治與國際貿易博弈中,這將成為中國維持金融影響力的重要工具。
结语
工銀亞洲與匯豐的加入,意味著香港穩定幣牌照爭奪戰已不僅是本地創新,更是中資與外資巨頭在數位金融新賽道的正面交鋒。對中國而言,香港的穩定幣試點或將成為對抗美元穩定幣影響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戰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