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交易概念大補帖(五):可視化的 Taker 強度指標 CVD 如何助你辨識方向
交易概念大補帖系列,旨在分享一些「很少有人提,但極其重要」的交易概念,相信不論是新手、老手,都能在此系列文章中帶走一些東西。本系列一共有 10 篇文章,這是第 5 篇。本文內容稍嫌硬核,服用前請務必先行閱讀本系列的第 2、3、4 篇文章。 (前情提要:交易概念大補帖(四):如何分析 Taker、Maker 買賣單,跟隨主力資金進場? ) (背景補充:以比特幣 2021 年雙頂結構為例:談什麼是「未來數據洩漏」 ) 另一種監測 Taker 動態的指標:CVD 在上一篇的內容中,我分享了一種「基於成交量」判斷 taker 強度的方式; 本篇內容則將分享一個針對 taker 強度設計的指標:CVD。 CVD,全稱 Cumulative Volume Delta,計算公式如下: VD = Taker buy – Taker sell CVD = 特定時間段內的 VD 累加值 CVD 也能以 K 線的形式呈現,在某根價格 K 線的時間範圍內, 如果 Taker buy > Taker sell,則 CVD 為正值(陽 K); 如果 Taker sell > Taker buy,則 CVD 為負值(陰 K)。 根據這個指標,我們可以一眼看出盤面上 Taker 的強度,若結合價格一併觀察,則可得出更多有用的資訊。 絕對量 vs 相對量 在上篇文章中,我介紹的方式是「基於成交量判斷」,而成交量在此可視為「絕對量」,而 CVD 則可視為「相對量」。 至於原因,我舉一個例子,各位便可明白: 情況一: 「在某根 K 線的時間範圍內,Taker buy = 10,000,Taker sell = 9,900,則 CVD = +100」 情況二: 「在某根 K 線的時間範圍內,Taker buy = 200,Taker sell = 100,則 CVD = +100」 聰明如你或許發現了:兩個情況的 CVD 之值是相同的,但是前者的成交量顯然遠高於後者。 因此,在判斷「是否有 taker 進場」的時候,個人更傾向於「兩者同時觀察」,以從更全面的視角分析盤面。 兩個腦力激盪的問題,四個實盤案例 問題1⃣:「為什麼 CVD 不斷上升,但價格卻不太上漲?」 如果 CVD 不斷上升,說明 taker buy 的力度持續高於 taker sell; 按理來說,taker buy > taker sell,說明上漲力度強, 但價格不太上漲,說明「前方阻力重重」,也就是「maker sell 很厚」。 問題2⃣:「有沒有可能在某根 K 線的時刻,CVD 為負,但價格卻上漲?」 答案是有,或許有讀者會很納悶: 「不是說 taker 才是價格的驅動力嗎?」 「既然如此,為何 taker buy < taker sell 價格還能上漲?」 原因很簡單:maker 的影響。 如果 CVD 為負值,但價格在上漲,唯一的可能性是: 「taker sell 幾乎都被 maker buy 抵銷,因此即便 taker buy 不多(導致 CVD 為負),但也能驅動價格上漲。」 以下,我準備了四個實盤案例,使各位能夠更好的理解 CVD 的分析邏輯。 在接下來的圖表中,上方都是價格的 K 線,下方都是 CVD 指標。 (案例一) 如圖一: 在左側藍色標記區:價格大幅上漲,但其實 CVD 增速很慢,說明「上漲的阻力很小(Maker sell 相對很少)」; 而在中間黃色標記區:價格小幅下跌,但 CVD 下跌的幅度很大(但砸不動),說明「下跌的阻力很大(Maker buy 相對很多)」。 (案例二) 如圖二:紅色標記處的 CVD 顯示 taker buy 持續發力,但價格卻未給出相對應的強勢,說明上漲的阻力很大(Maker sell 很厚)。 (案例三) 如圖三: 我標記了兩個「綠色圓點」,分析邏輯是:價格後續創出「更高的低點」,但 CVD 上顯示的卻是「更低的低點」,說明 Taker sell 加大了力度,但結局卻是枉然,砸不下去。 這種背離的 Pattern 在解讀上又被稱為「Seller Absorbed」。 (案例四) 如圖四:這張圖其實就是為了回答「前段敘述中的第二個問題」,紫色標記處中,有一段「價格在上漲,但 CVD 卻是負值」的區域,說明當時的 Maker buy 確實很厚。 總結 本文和前篇文章,都是針對 taker 強度的分析在做詳細論述,文章難度本身較高,如若真的不能理解,建議可以再次翻閱交易概念大補帖第二篇到第四篇的內容。 以上就是交易概念大補帖(五)的內容,希望對各位有幫助,感謝閱讀至此的你。 原文連結: 相關報導 解讀Web3 AI賽道6大現狀:相比AI Agent,機構更關注基礎設施 AI Agent 融合 Web3,機器人幫你鏈上理財時代要來了? Mind Network 完整介紹:以 FHE 技術破解 AI Agent 安全難題〈交易概念大補帖(五):可視化的 Taker 強度指標 CVD 如何助你辨識方向〉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