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Plume和“美元走廊”戰略:原生USDC、CCTP V2和真實收益金融的未來
當談到資產的代幣化(RWA – 真實世界資產)時,大部分討論通常圍繞合規性、流動性或隱私。然而,還有一個鮮爲人知但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層面:支付工具。一個代幣代表的價值只有在它與一個可靠的支付標準掛鉤時才真正有意義。而Plume正在朝着這個方向邁出大膽的一步,整合了Native USDC和CCTP V2,建立一個受監管的美元通道,準備好讓機構資金在鏈間流動。 這不僅僅是一次技術升級——而是一個戰略轉型,將 @plumenetwork 定位爲整個 RWAfi 生態系統的“美元結算中心”。 Plume的當前狀態:潛力與壓力 自主網發布以來,Plume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創世時就引入了超過1.5億USD的真實資產。到目前爲止,網路記錄了超過203,000個持有RWA的錢包,以及大約1.65億USD的代幣化價值,分布在超過140種不同的資產上(根據RWA.xyz的數據)。值得注意的是,僅在2025年6月,Plume上的RWA錢包數量就翻了一番,甚至在持有者數量指標上超過了以太坊。 然而,在增長數字背後,壓力仍然存在。$PLUME token在上市時經歷了爆發階段,但尚未保持可持續的增長。此外,即將解鎖的token數量也讓投資者感到擔憂。 在這種背景下,#plume 集成原生 USDC 和 CCTP V2 不僅具有技術意義,而且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Plume 旨在構建美元化的金融基礎設施,以符合機構組織的期望。 原生 USDC + CCTP V2:RWA 的“美元支付類” 以前,大多數區塊鏈都依賴於包裝/橋接的USDC,這帶來了對手方風險、缺乏儲備透明度,以及難以滿足機構資金流的合規標準。這對基金、銀行和金融機構構成了重大障礙。 與2025年9月的升級: Native USDC幫助Plume在帳本上擁有“原始美元”,而不是USDC.e或包裝代幣。這降低了風險,同時提高了會計-審計的透明度和效率。CCTP V2 (跨鏈轉帳協議)允許在支持的鏈之間以1:1的比例轉移USDC,消除了對第三方橋接的依賴。這是將Plume轉變爲跨鏈美元走廊的關鍵步驟。 換句話說,#Plume不僅對實際資產進行代幣化,還提供了一種可驗證的、由機構認可的標準美元支付層。 戰略影響:實際收益、可組合性和資本效率 將原生USDC的整合帶來了諸多戰略優勢: 透明的Yield資金流:資產如債券、信用或房地產可以直接以USDC支付收益,無需包裝代幣或復雜的轉換。強大的組合性:DeFi的基本組件(借貸、AMM、vaults)更容易集成,因爲原生USDC本身就是市場的“標準”穩定幣。卓越的資本效率:資金可以在資產、DeFi和跨鏈之間迅速周轉,而不會因橋接或包裝/解包裝的費用而“死資本”。跨鏈流動性:借助CCTP V2,來自以太坊、Solana或Base的資金可以進入Plume,以接觸RWA收益,而無需通過包裝穩定幣。降低系統風險:原生USDC消除了來自橋接的大部分攻擊面,這是DeFi多年來最大的弱點。 Plume生態系統中的典型用例 代幣化國債:在Plume上代幣化的美國國債可以直接用USDC支付利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債券”。私募信貸池:資本配置的信貸基金,完全用USDC原生進行本金/利息的回收和收益的分配給投資者。房地產與基礎設施:租金收入和基礎設施費以USDC支付,增加透明度和審計能力。碳信用與ESG:用USDC交易和“注銷”碳信用,結合零知識隱私以保護企業戰略。跨鏈套利:持有以太坊上的USDC的基金可以直接轉入Plume購買代幣化國債,然後在幾分鍾內返回其他鏈。 與競爭對手比較 在其他大多數鏈仍依賴橋接和包裝穩定幣的情況下,Plume 憑藉其原生 USDC + CCTP V2 擁有結構優勢。這是 Plume 在機構眼中脫穎而出的核心差異:真實美元而非合成美元。 盡管競爭對手專注於合規或發行,但如果沒有可靠的支付層,將很難創造出大規模的資金流。Plume 直接解決了這一障礙。 風險與挑戰 依賴USDC:生態系統與Circle緊密綁定 – 需要進一步多樣化類似的穩定幣,例如PYUSD、GUSD…(。跨鏈風險:盡管CCTP限制了橋接風險,但仍需嚴格審計和後備機制。代幣經濟學壓力:PLUME代幣仍受到解鎖和市場週期的影響。法律風險:與USDC的跨境資金流動可能面臨監管機構更嚴格的監督。 預測:Plume成爲RWA的“美元走廊” 如果成功,Plume不僅將是資產代幣化的鏈,還將成爲整個傳統金融進入Web3的鏈上美元支付基礎設施。 政府債券、不動產、私人信貸、ESG信用……都可以通過USDC在Plume上進行代幣化和直接結算。憑藉隱私 + 合規模塊,Plume既保護信息安全,又保持審計能力——這是吸引銀行、基金,甚至政府的關鍵因素。從長遠來看,Plume有可能成爲主權級平台,中央銀行和國家投資基金可以在此發行或管理代幣化資產。 結論 “美元走廊”戰略與原生USDC + CCTP V2幫助Plume突破了之前RWA區塊鏈的限制,穩定幣被視爲“拼湊橋梁”。如今,Plume有機會成爲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真實的收益、真實的資金和真實的美元在鏈上交匯。這不僅是Plume的戰略轉折,也是RWAfi市場在新時代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