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可能毀了你的退休生活,退休者必須知道這些

robot
摘要生成中

又來勸我爲養老做規劃了?要我說,這種熊市警告就跟天氣預報差不多靠譜——幾個月前大家還嚇得半死,現在又說風險不大,誰知道呢!

幾個關鍵點

  • 我們退休人員可不能冒年輕人那種短期波動的風險,畢竟沒那精力熬市場
  • 預測熊市(或牛市)何時開始?純屬做夢!
  • 真正的全天候投資組合應該在牛市有不錯表現,熊市也不會太慘

幾個月前新的進口關稅政策讓股市遭殃,熊市風險看起來很高。但現在情況有所改善。不過,早晚會有一場熊市,這就是市場的本性。

作爲老年人,我們到底該怎麼應對這必然到來的挫折?完全取決於個人情況。年輕人有時間挺過低谷,但我們這些退休或即將退休的老家夥?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以下是我們退休族必須了解的四件事,減輕熊市對退休計劃的影響:

1. 熊市在退休早期比晚期更危險

靠退休儲蓄生活是個平衡遊戲。你一方面想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又要不斷取錢。如果取太多,增值就變得困難。

所謂的"4%原則"就是維持這種平衡的方法——第一年提取50/50投資組合(50%股票/50%債券)的4%,之後每年按通脹率增加提款金額,理論上資金能持續30年。

但晨星和嘉信理財的計算結果給這條規則增加了重要背景:退休初期遭受重大損失會大幅增加資金提前耗盡的風險。晨星指出,在模擬失敗的投資組合中,70%與退休初五年內的損失有關。嘉信的數據顯示,退休頭兩年損失15%以上,帳戶很可能在第18年完全耗盡。

問題在於早期損失會產生連鎖反應,等到幾年後問題顯露時,爲時已晚。

2. 選擇讓你足夠安心的投資,別太緊張

訣竅是建立一個不會遭受重大挫折的投資組合。50/50配置會有很大幫助,但要確保股票部分適合退休持有。如果持有一堆在熊市中高風險的科技股,風險仍然過高。

還要提醒的是,試圖預測熊市並相應調整投資組合同樣危險。許多擔心的熊市從未成形,反而讓投資者在最糟糕的時機投資不足。你應該假設自己無法預測任何事,爲各種可能做好準備。

3. 調整支出,避免爲了資金提取而賣出股票

但如果熊市持續時間太長或破壞太大,無法支持你需要的退休收入怎麼辦?

在僅僅爲了按計劃提取資金而賣出股票之前,盡可能找其他辦法。從長遠來看,想辦法——任何辦法——減少幾年的年度支出,都比賣出可能即將反彈的低價股票要好。

這可能會鼓勵你堅持:統計數據表明,反彈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近。根據哈特福德基金公司的數據,平均熊市僅持續不到10個月。如果你能避免在熊市中間賣出,那絕對值得。

當然,這也是爲什麼在退休帳戶中存放足夠支撐一兩年的現金需求很明智。雖然感覺沒那麼高效,但支出越不靈活,就越需要爲最壞情況做計劃。兩年的現金需求應該足夠了。

4. 市場最終會復蘇,你需要在復蘇開始時全倉投資

大多數人都明白股市最終會從熊市中反彈,它們總是如此。難點是不知道具體何時。但如果你認爲自己能知道反彈何時開始,還是別做夢了。不僅無法準確知道反彈何時開始,即使稍等片刻確認也會大大削弱長期回報。

哈特福德基金指出,牛市前半段的表現通常優於後半段。但即使如此,等待絕對確定性也代價高昂。股票在新牛市第一個月平均漲13.6%,在新牛市前三個月平均漲25.3%。你不會想錯過任何部分。

所以,雖然很難做到,但你需要在熊市中保持盡可能的滿倉——即使這意味着選股方式與退休前完全不同。

我覺得這建議有點理想化,現實中誰能做到在股票大跌時鎮定自若?不過話說回來,這種週期確實是我們這些老家夥必須正視的問題,畢竟養老金可經不起太多折騰!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