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南說
隨著BitDAO社區成員通過治理提案BIP-21批准了合併,BitDAO宣布將與其資助的以太坊第二層解決方案Mantle Network合併,根據其“品牌、代幣與代幣經濟學的優化”提案,BitDAO、Mantle、BIT生態將統一命名為Mantle,現有的治理和DAO將被稱為Mantle Governance,BIT代幣也將轉換成Mantle,那麼Mantle到底怎樣才能從眾多L2公鏈中脫穎而出呢?
Mantle是一個由BitDAO 孵化的使用Optimistic rollup、模塊化和去中心化數據可用性來實現更高的吞吐量和可擴展性的L2 擴展解決方案。
基於以上的特性,Mantle 採用模塊化的方案,使用了@Eigenlayer作為DA (數據可用性)方案,避免在ETH 主網上發布交易數據,這意味著Mantle 享受ETH 的安全性,同時避免在ETH 上交易,提供新的可擴展性可能性。
除了使用Biconomy提供賬戶抽像外,**Mantle 還解決了optimistic rollups 面臨的兩個主要問題。 **
實時接收並記錄用戶發送的交易
在L2 上生產區塊
匯總交易以生成具有執行狀態根的批次
獲取由MPC 網絡驗證的區塊
通過網絡廣播塊數據(L1 和L2)
“簽署”由Sequencer 生成的交易批次發送到L1
使用驗證後通過L2 網絡廣播批次多方計算
從Mantle 的可信排序器同步匯總數據
驗證Sequencer 在L2 上提交的狀態根
當發現無效狀態數據時啟動欺詐證明
向用戶提供匯總數據
選擇負責存儲Mantle 交易數據的副本,以便在必要時準備好訪問
通過使用保證其可用性的BLS 簽名方案對他們提供的塊數據進行簽名來做出承諾。這些簽名由以太坊上的EigenDA 合約驗證
它是目前最大的DAO 組織之一,金庫擁有38億美金的儲備資產,並且在21年6月融了2.3 億美金。
BitDAO 由眾多建設者組成, 聚焦Web 3.0 產品,力求打造由$BIT 代幣持有者治理的共贏生態系統。 而BitDAO 之所以能夠走熱,離不開背後金主Bybit 的貢獻。經查詢,Bybit 每天定時向BitDAO 捐助,平均每日捐助金額近
400 萬美元,過去一年捐獻總金額超過10億美金。
BitDAO社區開發Mantle是為了創造用戶友好的網絡,以實現擴大Web3採用率的願景。該想法由Bybit的首席執行官Ben Zhou和加密社區的其他知名成員(如來自EigenLayer的Sreeram、Dow Jones和Cooper Midroni)變為現實。最初,他們只是想到了這個項目,在後來才決定建立一個L2來解決以太坊現有的擴容問題。
Mantle 團隊有超過50 名團隊成員在橫向管理下運作,以下是一些成員:
@ArjunKalsy 生態系統負責人@jacobc_eth 產品負責人和戰略顧問
Mantle是BitDAO 的產品,這意味著他們沒有為該項目籌集外部資金。
在這方面,BitDAO 也在21年6 月曾完成了由Peter Thiel、Founders Fund、Pantera Capital 和Dragonfly Capital 牽頭的初始合作夥伴的私募,總融資額2.3 億美元,其他投資者包括Alan Howard、Jump Capital、Spartan Group、Fenbushi、Kain Warwick(Synthetix)等。
現在BitDAO擁有38億美元的國庫資金(其中的78.3%是$BIT),目前Mantle的核心預算地址共有$1430萬美金(其中包含980萬$BIT,940萬USDC)。
據官方公佈的路線圖顯示,Mantle 將於2023 年Q1 推出測試網(EigenDA+OPU),測試網平穩運行3 個月後上線基於OPU 的主網(EigenDA+OPU),主網運行6-12 個月後上線基於zk-Rollup 的主網(EigenDA+zkRU)。
目前項目進行到測試網第二階段,並且代幣轉換提案通過,正在討論代幣部署及轉換細節階段,下一階段將是$MNT代幣的部署以及主網的上線。
Mantle 生態系統和**$MNT** 代幣目前正在進行治理審批流程,以確定關鍵方面,包括代幣地址、代幣設計和初始代幣分配。此過程涉及關鍵提案和討論,例如BIP-21 合併提案和MIP-22 代幣設計討論。
BIP-21已批准品牌和代幣合併,並預授權代幣轉換計劃($BIT和MNT)。建議就代幣轉換方案的關鍵問題進行正式討論和表決。
目前,沒有正式討論宏觀目標或對MNT 代幣分配的限制。但是,核心貢獻者團隊提供了以下內容估計的優先事項:
2021 年7 月15 日,$BIT 代幣推出,最大供應量為10,000,000,000 個代幣(無通貨膨脹)
MIP-22投票通過後將進行1:1轉換成$MNT
Mantle治理主要遵循鏈下治理流程。討論由Mantle 核心貢獻者團隊或社區成員發起,然後通過論壇討論介紹給更廣泛的Mantle 社區。產生足夠興趣和積極情緒的討論可能會進入正式提案“MIP”,隨後由MNT 代幣持有者投票表決。一旦提案獲得批准,各核心貢獻者團隊成員將根據提案中概述的條款支持其實施。這種方法被認為是一種“鏈下”治理流程,因為治理投票的結果不會自動觸發產品代碼更新或自動財務操作。
自2023 年1 月10 日測試網啟動以來,Mantle 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實施其分散的數據可用性層、創新的欺詐證明、分散的排序器等,所有這些都以盡可能高的工作質量進行。五個月過去了,該團隊很高興地宣布將於2023 年5 月25 日早上6 點UTC 正式升級到Mantle Testnet 第二階段“Ringwood”。
**5月29號最新一期AMAMantle 貢獻者Igneus Terrenus、Jordi Alexander和afkbyte回答了一些社區問題。 **
**代幣轉換什麼時候實施? **
從$BIT 到$MNT 的令牌轉換可能會在6 月的某個時候執行。代幣轉換將在Mantle Network 主網啟動之前進行,以確保$MNT 代幣可以用作網絡的燃料代幣(以及更多)。
**除了GAS之外,代幣將用於什麼? **
團隊仔細研究了當今存在的各種L2 和其他網絡代幣。目標是創建一套強大的生態系統獎勵和激勵措施,以幫助促進網絡增長的可持續性。
**空投和激勵計劃對此很有效,**TVL 統計數據表明它們有助於維持網絡上的活動。但由於$MNT 代幣持有者將管理這些資金,該團隊正在採取措施防止被sybil 攻擊者利用。 Mantle 激勵措施的具體細節將在未來討論,但目標將是確保產品和生態系統從資金的使用中受益。
目前MIP-22正在Snapshot 就代幣轉換細節進行投票,投票時間為:2023 年5 月31 日下午3:57—2023 年6 月7 日下午3:57
Mantle 目前在其生態系統頁面( 上引用了49 個項目。
其中的一大部分都在遊戲領域,只有少數DeFi/基礎設施項目。
Mantle作為在L2賽道的一條公鏈,所處的位置競爭異常激烈,採用OPtimistic rollup的有OPtimism和Arbitrum,採用Zk-Proof的有Zksync以及Starknet。基於OP Stark構建的Base,Consensys推出的EVM兼容鏈Linea,Polygon推出的Zk-EVM等,而L2的推出本質上都是為了提高ETH的可擴展性以及降低費用。那麼Mantle要怎樣才能從眾多的L2公鏈中脫穎而出是一個問題,Mantle核心使用Optimistic rollup構建,同時配合EigerLayer使用模塊化組件的DA層,引入MPC多方計算以及更加去中心化的排序器來實現提高TPS以及降低費用,這是項目所提出來的解決方案。
而作為BitDao的一個組成部分,BitDao金庫擁有30多億的資金,使得Mantle在資金上是比較充足的,但是BitDao作為一個Dao組織,和Bybit有著很大的關係,在過去的一年裡,Bybit已經捐助了超過10 億美元。 Bybit持有了大量的$BIT,這也是很多交易所不上$BIT的一個原因。而且後期bybit向BitDao國庫捐獻完27億$Bit後,其持有的$BIT量也將是最大的。所以,這一點是非常不去中心化的。而且$Bit的代幣表現從ICO的$1.4美金到現在的$0.5美金,使很多人對於Mantle未來的表現也非常擔憂。
生態系統上,目前主要是遊戲類Dapp居多,而Defi以及基礎設施類產品偏少,以太坊等頭部主流協議還尚未接入Mantle測試網,不知主網上線後是否會逐步接入,有待觀察。
最後,由於在文檔以及核心人員在AMA中均有提及測試激勵的事,對此感興趣的也可以自行去體驗Mantle測試網,至於生態後續的發展,請保持關注。
網站:
推特:
電報:
不和諧:
Reddit:
鏡子:
中等的:
YouTube:
領英:
GitHub:
項目介紹文檔:
相關文章:
**什麼是Mantle? **
最強DAO 組織要造首個高性能模塊化Layer2
9.5萬 熱度
1.1萬 熱度
6092 熱度
17.1萬 熱度
5.6萬 熱度
Mantle詳解:最大去中心化BitDAO 的轉換升級之路
作者:以南說
隨著BitDAO社區成員通過治理提案BIP-21批准了合併,BitDAO宣布將與其資助的以太坊第二層解決方案Mantle Network合併,根據其“品牌、代幣與代幣經濟學的優化”提案,BitDAO、Mantle、BIT生態將統一命名為Mantle,現有的治理和DAO將被稱為Mantle Governance,BIT代幣也將轉換成Mantle,那麼Mantle到底怎樣才能從眾多L2公鏈中脫穎而出呢?
簡介:
Mantle是一個由BitDAO 孵化的使用Optimistic rollup、模塊化和去中心化數據可用性來實現更高的吞吐量和可擴展性的L2 擴展解決方案。
Mantle 與其他L2 解決方案有何不同?
基於以上的特性,Mantle 採用模塊化的方案,使用了@Eigenlayer作為DA (數據可用性)方案,避免在ETH 主網上發布交易數據,這意味著Mantle 享受ETH 的安全性,同時避免在ETH 上交易,提供新的可擴展性可能性。
除了使用Biconomy提供賬戶抽像外,**Mantle 還解決了optimistic rollups 面臨的兩個主要問題。 **
Mantle中的節點角色:
實時接收並記錄用戶發送的交易
在L2 上生產區塊
匯總交易以生成具有執行狀態根的批次
獲取由MPC 網絡驗證的區塊
通過網絡廣播塊數據(L1 和L2)
“簽署”由Sequencer 生成的交易批次發送到L1
使用驗證後通過L2 網絡廣播批次多方計算
從Mantle 的可信排序器同步匯總數據
驗證Sequencer 在L2 上提交的狀態根
當發現無效狀態數據時啟動欺詐證明
向用戶提供匯總數據
選擇負責存儲Mantle 交易數據的副本,以便在必要時準備好訪問
通過使用保證其可用性的BLS 簽名方案對他們提供的塊數據進行簽名來做出承諾。這些簽名由以太坊上的EigenDA 合約驗證
BitDao:
它是目前最大的DAO 組織之一,金庫擁有38億美金的儲備資產,並且在21年6月融了2.3 億美金。
BitDAO 由眾多建設者組成, 聚焦Web 3.0 產品,力求打造由$BIT 代幣持有者治理的共贏生態系統。 而BitDAO 之所以能夠走熱,離不開背後金主Bybit 的貢獻。經查詢,Bybit 每天定時向BitDAO 捐助,平均每日捐助金額近
400 萬美元,過去一年捐獻總金額超過10億美金。
團隊:
BitDAO社區開發Mantle是為了創造用戶友好的網絡,以實現擴大Web3採用率的願景。該想法由Bybit的首席執行官Ben Zhou和加密社區的其他知名成員(如來自EigenLayer的Sreeram、Dow Jones和Cooper Midroni)變為現實。最初,他們只是想到了這個項目,在後來才決定建立一個L2來解決以太坊現有的擴容問題。
Mantle 團隊有超過50 名團隊成員在橫向管理下運作,以下是一些成員:
@ArjunKalsy 生態系統負責人@jacobc_eth 產品負責人和戰略顧問
融資:
Mantle是BitDAO 的產品,這意味著他們沒有為該項目籌集外部資金。
在這方面,BitDAO 也在21年6 月曾完成了由Peter Thiel、Founders Fund、Pantera Capital 和Dragonfly Capital 牽頭的初始合作夥伴的私募,總融資額2.3 億美元,其他投資者包括Alan Howard、Jump Capital、Spartan Group、Fenbushi、Kain Warwick(Synthetix)等。
現在BitDAO擁有38億美元的國庫資金(其中的78.3%是$BIT),目前Mantle的核心預算地址共有$1430萬美金(其中包含980萬$BIT,940萬USDC)。
路線圖:
據官方公佈的路線圖顯示,Mantle 將於2023 年Q1 推出測試網(EigenDA+OPU),測試網平穩運行3 個月後上線基於OPU 的主網(EigenDA+OPU),主網運行6-12 個月後上線基於zk-Rollup 的主網(EigenDA+zkRU)。
目前項目進行到測試網第二階段,並且代幣轉換提案通過,正在討論代幣部署及轉換細節階段,下一階段將是$MNT代幣的部署以及主網的上線。
代幣經濟學:
Mantle 生態系統和**$MNT** 代幣目前正在進行治理審批流程,以確定關鍵方面,包括代幣地址、代幣設計和初始代幣分配。此過程涉及關鍵提案和討論,例如BIP-21 合併提案和MIP-22 代幣設計討論。
BIP-21已批准品牌和代幣合併,並預授權代幣轉換計劃($BIT和MNT)。建議就代幣轉換方案的關鍵問題進行正式討論和表決。
目前,沒有正式討論宏觀目標或對MNT 代幣分配的限制。但是,核心貢獻者團隊提供了以下內容估計的優先事項:
BIT的代幣經濟學:
2021 年7 月15 日,$BIT 代幣推出,最大供應量為10,000,000,000 個代幣(無通貨膨脹)
MIP-22投票通過後將進行1:1轉換成$MNT
治理:
Mantle治理主要遵循鏈下治理流程。討論由Mantle 核心貢獻者團隊或社區成員發起,然後通過論壇討論介紹給更廣泛的Mantle 社區。產生足夠興趣和積極情緒的討論可能會進入正式提案“MIP”,隨後由MNT 代幣持有者投票表決。一旦提案獲得批准,各核心貢獻者團隊成員將根據提案中概述的條款支持其實施。這種方法被認為是一種“鏈下”治理流程,因為治理投票的結果不會自動觸發產品代碼更新或自動財務操作。
最新進展:
自2023 年1 月10 日測試網啟動以來,Mantle 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實施其分散的數據可用性層、創新的欺詐證明、分散的排序器等,所有這些都以盡可能高的工作質量進行。五個月過去了,該團隊很高興地宣布將於2023 年5 月25 日早上6 點UTC 正式升級到Mantle Testnet 第二階段“Ringwood”。
**5月29號最新一期AMAMantle 貢獻者Igneus Terrenus、Jordi Alexander和afkbyte回答了一些社區問題。 **
**代幣轉換什麼時候實施? **
從$BIT 到$MNT 的令牌轉換可能會在6 月的某個時候執行。代幣轉換將在Mantle Network 主網啟動之前進行,以確保$MNT 代幣可以用作網絡的燃料代幣(以及更多)。
**除了GAS之外,代幣將用於什麼? **
團隊仔細研究了當今存在的各種L2 和其他網絡代幣。目標是創建一套強大的生態系統獎勵和激勵措施,以幫助促進網絡增長的可持續性。
**空投和激勵計劃對此很有效,**TVL 統計數據表明它們有助於維持網絡上的活動。但由於$MNT 代幣持有者將管理這些資金,該團隊正在採取措施防止被sybil 攻擊者利用。 Mantle 激勵措施的具體細節將在未來討論,但目標將是確保產品和生態系統從資金的使用中受益。
目前MIP-22正在Snapshot 就代幣轉換細節進行投票,投票時間為:2023 年5 月31 日下午3:57—2023 年6 月7 日下午3:57
生態系統:
Mantle 目前在其生態系統頁面( 上引用了49 個項目。
其中的一大部分都在遊戲領域,只有少數DeFi/基礎設施項目。
總結:
Mantle作為在L2賽道的一條公鏈,所處的位置競爭異常激烈,採用OPtimistic rollup的有OPtimism和Arbitrum,採用Zk-Proof的有Zksync以及Starknet。基於OP Stark構建的Base,Consensys推出的EVM兼容鏈Linea,Polygon推出的Zk-EVM等,而L2的推出本質上都是為了提高ETH的可擴展性以及降低費用。那麼Mantle要怎樣才能從眾多的L2公鏈中脫穎而出是一個問題,Mantle核心使用Optimistic rollup構建,同時配合EigerLayer使用模塊化組件的DA層,引入MPC多方計算以及更加去中心化的排序器來實現提高TPS以及降低費用,這是項目所提出來的解決方案。
而作為BitDao的一個組成部分,BitDao金庫擁有30多億的資金,使得Mantle在資金上是比較充足的,但是BitDao作為一個Dao組織,和Bybit有著很大的關係,在過去的一年裡,Bybit已經捐助了超過10 億美元。 Bybit持有了大量的$BIT,這也是很多交易所不上$BIT的一個原因。而且後期bybit向BitDao國庫捐獻完27億$Bit後,其持有的$BIT量也將是最大的。所以,這一點是非常不去中心化的。而且$Bit的代幣表現從ICO的$1.4美金到現在的$0.5美金,使很多人對於Mantle未來的表現也非常擔憂。
生態系統上,目前主要是遊戲類Dapp居多,而Defi以及基礎設施類產品偏少,以太坊等頭部主流協議還尚未接入Mantle測試網,不知主網上線後是否會逐步接入,有待觀察。
最後,由於在文檔以及核心人員在AMA中均有提及測試激勵的事,對此感興趣的也可以自行去體驗Mantle測試網,至於生態後續的發展,請保持關注。
相關鏈接:
網站:
推特:
電報:
不和諧:
Reddit:
鏡子:
中等的:
YouTube:
領英:
GitHub:
項目介紹文檔:
相關文章:
**什麼是Mantle? **
最強DAO 組織要造首個高性能模塊化Lay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