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提到 Meme 幣,第一反應都是:靠情緒、靠段子、靠社區喊單,最後熱度一過直接涼涼。
但最近 Solana 上的 $LOL 玩了個新花樣——它不是只發幣拉盤,而是幹脆自己用 Orderly One 搭了一個專屬合約交易所:LOL DEX。
這個動作有意思在哪?我覺得至少踩中了幾個新趨勢:
1️⃣ Meme 幣開始自造現金流
LOL 不是只靠情緒硬撐,而是用交易所手續費來養生態。
數據擺在那:交易量破 3000 萬刀,手續費進帳 9000 刀+,而且直接回購 $LOL。
以前 Meme 幹不出現金流,現在是真金白銀在回流,幣價支撐方式徹底不一樣了。
2️⃣ 項目不再被 CEX 卡脖子
過去一個項目要變現流量,離不開中心化交易所。上所要花錢,交易量大頭還被所喫走,項目自己只能喝湯。
LOL 現在是:幾分鍾上線自己 DEX,手續費全進社區口袋。
說白了,從“打工仔”變成了“自己開店”。
3️⃣ 無代碼工具=項目方的核武器
以前搭交易所是技術+資金門檻極高的事,沒點實力連門口都進不了。
Orderly One 直接把門檻打平:不用寫代碼,直接開一個品牌化的 perp DEX。
項目方終於能把精力放在“怎麼玩社區”,而不是“我咋請得起技術團隊”。
4️⃣ 從流量走到價值閉環
LOL DEX 給了 Meme 一個全新玩法:
熱度 → 交易量 → 手續費 → 回購 → 幣價/共識增強 →
查看原文但最近 Solana 上的 $LOL 玩了個新花樣——它不是只發幣拉盤,而是幹脆自己用 Orderly One 搭了一個專屬合約交易所:LOL DEX。
這個動作有意思在哪?我覺得至少踩中了幾個新趨勢:
1️⃣ Meme 幣開始自造現金流
LOL 不是只靠情緒硬撐,而是用交易所手續費來養生態。
數據擺在那:交易量破 3000 萬刀,手續費進帳 9000 刀+,而且直接回購 $LOL。
以前 Meme 幹不出現金流,現在是真金白銀在回流,幣價支撐方式徹底不一樣了。
2️⃣ 項目不再被 CEX 卡脖子
過去一個項目要變現流量,離不開中心化交易所。上所要花錢,交易量大頭還被所喫走,項目自己只能喝湯。
LOL 現在是:幾分鍾上線自己 DEX,手續費全進社區口袋。
說白了,從“打工仔”變成了“自己開店”。
3️⃣ 無代碼工具=項目方的核武器
以前搭交易所是技術+資金門檻極高的事,沒點實力連門口都進不了。
Orderly One 直接把門檻打平:不用寫代碼,直接開一個品牌化的 perp DEX。
項目方終於能把精力放在“怎麼玩社區”,而不是“我咋請得起技術團隊”。
4️⃣ 從流量走到價值閉環
LOL DEX 給了 Meme 一個全新玩法:
熱度 → 交易量 → 手續費 → 回購 → 幣價/共識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