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Mask 共同创办人 Dan Finlay 近日进行一项迷因币实验,来测试 Web3 中的同意与信任问题。Finlay 透过发行两种代币 Consent (同意) 和 I Don’t Consent (我不同意) 的实验中发现,许多模糊规范不但失去用户信任,也显示出目前迷因币生态仍有诸多风险与矛盾。
社群平台上的同意争议
Finlay 对于迷因币实验的点子来自对社群媒体的观察,他注意到推特、Bluesky 和 Farcaster 三个平台在对待 AI 与数据同意问题上有很大差异:
推特:主要以 AI 研究人员为主,对艺术家权益的讨论慢慢变少。
Farcaster:以技术导向,重视快速应用与开发,对伦理道德的讨论没什么耐心。
Bluesky:吸引许多艺术家和有道德关怀的用户,但缺乏务实的讨论基础。
而 Bluesky 近期被爆出未经用户同意,利用用户贴文来作为训练 AI 模型训练的数据来源。导致许多用户对此事感到不满,进而让 Finlay 联想到迷因币市场,认为这两者在「同意」的模糊性问题上有相似处。
发行迷因币,探索同意与信任的边界
因此 Finlay 分别在以太坊和 Pump.fun 链上发行两种迷因币,分别是 Consent 和 I Don’t Consent,利用这两款代币来观察目前 Web3 的交易行为和社群反应。Finlay 表示,市场开始疯狂交易这两款完全没路用的代币,代币价格甚至在短短一小时内在 Pump.fun 上飙升到 10 万美元。
Finlay 指出这种快速膨胀的价值也带来负面影响。有些投资人知道这两款代币没路用,就开始为代币赋予意义。接着 Finlay 试着卖掉一部分代币来进行测试,却引来误解及威胁,还有人恳求 Finlay 为这两款代币制定长期计划。
Finlay 于 Pump.fun 上发行代币 Consent 与 I Don’t Consent Web3 与 AI 共同问题为「同意模糊」
Finlay 发现,迷因币市场中唯一明确的「同意行为」是投资人用钱买代币,却不知道代币的实际用途或意义。Finlay 质疑:「在这么模糊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同意』到底有什么意义?」他将这种现象称为「同意的悖论」。Finlay 进一步指出 Web3 与 AI 都存在类似问题,也就是「技术协议中的同意,与社会期待中的同意之间是相互脱节的。」
呼吁清晰规则与安全保障为基础
透过这次实验,Finlay 强调 Web3 与 AI 平台需要想办法来解决同意问题。他认为不只是投资人,所有参与者都应该要清楚知道他们的投入的资金或者数据会如何被使用、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市场的规则是什么。而平台也需要设计保障机制来保护用户权益。
Finlay 直言:「这不是对道德的诉求,而是对制造更好产品的诉求。应用程式不需要成为一滩有毒的废水,社群也不需要充满威胁与混乱。」
(迷因币成当代显学!币安研究分析:金融虚无主义吸引年轻族群,97% 交易量归零)
这篇文章 MetaMask 创办人用迷因币揭露 Web3 乱象,技术协议与社会期待相互脱节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
10.2万 热度
1.7万 热度
9379 热度
17万 热度
981 热度
MetaMask 创办人用迷因币揭露 Web3 乱象,技术协议与社会期待相互脱节
MetaMask 共同创办人 Dan Finlay 近日进行一项迷因币实验,来测试 Web3 中的同意与信任问题。Finlay 透过发行两种代币 Consent (同意) 和 I Don’t Consent (我不同意) 的实验中发现,许多模糊规范不但失去用户信任,也显示出目前迷因币生态仍有诸多风险与矛盾。
社群平台上的同意争议
Finlay 对于迷因币实验的点子来自对社群媒体的观察,他注意到推特、Bluesky 和 Farcaster 三个平台在对待 AI 与数据同意问题上有很大差异:
推特:主要以 AI 研究人员为主,对艺术家权益的讨论慢慢变少。
Farcaster:以技术导向,重视快速应用与开发,对伦理道德的讨论没什么耐心。
Bluesky:吸引许多艺术家和有道德关怀的用户,但缺乏务实的讨论基础。
而 Bluesky 近期被爆出未经用户同意,利用用户贴文来作为训练 AI 模型训练的数据来源。导致许多用户对此事感到不满,进而让 Finlay 联想到迷因币市场,认为这两者在「同意」的模糊性问题上有相似处。
发行迷因币,探索同意与信任的边界
因此 Finlay 分别在以太坊和 Pump.fun 链上发行两种迷因币,分别是 Consent 和 I Don’t Consent,利用这两款代币来观察目前 Web3 的交易行为和社群反应。Finlay 表示,市场开始疯狂交易这两款完全没路用的代币,代币价格甚至在短短一小时内在 Pump.fun 上飙升到 10 万美元。
Finlay 指出这种快速膨胀的价值也带来负面影响。有些投资人知道这两款代币没路用,就开始为代币赋予意义。接着 Finlay 试着卖掉一部分代币来进行测试,却引来误解及威胁,还有人恳求 Finlay 为这两款代币制定长期计划。
Finlay 于 Pump.fun 上发行代币 Consent 与 I Don’t Consent Web3 与 AI 共同问题为「同意模糊」
Finlay 发现,迷因币市场中唯一明确的「同意行为」是投资人用钱买代币,却不知道代币的实际用途或意义。Finlay 质疑:「在这么模糊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同意』到底有什么意义?」他将这种现象称为「同意的悖论」。Finlay 进一步指出 Web3 与 AI 都存在类似问题,也就是「技术协议中的同意,与社会期待中的同意之间是相互脱节的。」
呼吁清晰规则与安全保障为基础
透过这次实验,Finlay 强调 Web3 与 AI 平台需要想办法来解决同意问题。他认为不只是投资人,所有参与者都应该要清楚知道他们的投入的资金或者数据会如何被使用、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市场的规则是什么。而平台也需要设计保障机制来保护用户权益。
Finlay 直言:「这不是对道德的诉求,而是对制造更好产品的诉求。应用程式不需要成为一滩有毒的废水,社群也不需要充满威胁与混乱。」
(迷因币成当代显学!币安研究分析:金融虚无主义吸引年轻族群,97% 交易量归零)
这篇文章 MetaMask 创办人用迷因币揭露 Web3 乱象,技术协议与社会期待相互脱节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