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最近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之前一直是個“忠實打工仔”,天天幫人推返佣連結,喊單,結果賺到的錢少得可憐,平台手續費才是真正的贏家。那會兒我經常想:要是我能開個自己的交易所就好了,大家在我這交易,我抽點手續費,不就比到處拉人靠譜多了?
可問題是,開 DEX 那是大佬的遊戲:開發成本高得嚇人,週期幾個月起步,還得解決流動性、風控、清算這些爛心事。我一個人,根本沒戲。
直到前不久,我接觸到 @OrderlyNetwork。老實說,一開始我也半信半疑,結果試了一下
$ORDER ,真把我整懵了——我居然幾分鍾就上線了一個屬於自己的 DEX!而且完全沒寫一行代碼。
這個 DEX 自帶:
130+ 永續市場的深度流動性,一開張就有交易深度。
18 條鏈的跨鏈存取款,隨便轉,不卡脖子。
多抵押資產支持(USDC、USDT、SOL、ETH、BNB …),夠靈活。
1bps taker 手續費,這水平完全是頂級交易所待遇。
我當時心裏就一個想法:
“以前我只是幫別人刷交易量,現在別人每下一單,我就能抽水。”
Orderly One 不僅僅是個工具,它直接把“交易所”這個賽道,開放給了像我這種原本沒門票的人。
所以啊,別像以前的我,只是苦哈哈地幫別人平台打工。能有機會,還是去做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鏈上交易所。
#KaitoYap @KaitoAI @OrderlyNetwork @0xArjun @r